煤炭價格走低,與需求不振不無關系,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發(fā)電量為44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其中火力發(fā)電量340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8%。1~4月份全國累計發(fā)電量為1759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2%,其中火力發(fā)電量1391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5%。
價格背后的供需失衡,源于煤炭產業(yè)無序增長,對此針對性地調控紛至沓來—近日,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聯合印發(fā)了《關于嚴格治理煤礦超能力生產的通知》和《做好2015年煤炭行業(yè)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
前者對“合理產出”劃線—煤礦全年產量不得超過公告的生產能力,月度產量不得超過月度計劃的110%,無月度計劃的,月度產量不得超過公告生產能力的1/12.
后者刪糟就精,對“贅肉”動刀—2015年全國計劃淘汰煤礦數量1254個,淘汰落后產能7779萬噸,其中關閉退出煤礦數量1052個,共計產能6391萬噸。改造升級煤礦數量202個,共計產能1388萬噸。
煤炭行業(yè)脫困路上,一方面,有形之手愈加有形,另一方面,6月將至,迎峰度夏,用電量觸底回升可期。然而,這些“外力”能將煤炭從6年最低價深潭拉出多少?
“煤炭產能過剩已成定局,短期內市場供大于求的形勢難以改變;煤炭價格穩(wěn)定很難,回升到2012年的高位幾乎是不可能的?!敝袊禾抗I(yè)協會會長王顯政對記者表示。
顯然,單純依靠宏觀幫助,煤炭行業(yè)或可瘦身,但瘦身之后,是“精瘦”還是“豆芽”是個問題。一臂之力,不如自行之足,期待市場,不如尋找市場。那么,得到“瘦身”的煤炭行業(yè),前行方向在哪里呢?
近日,《關于完善跨省跨區(qū)電能交易價格形成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發(fā),跨省跨區(qū)電價“落地端倒推”機制的出臺,預示著水火同網同價的未來,水電擠壓火電上網空間無疑,而煤炭需求亦會被削弱。這一政策,與發(fā)展清潔能源不無關系。而從近期用電量中也不難讀出,清潔能源比重擴大—4月份,水力發(fā)電量70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5%。1~4月份水力發(fā)電量24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3%。
所有的方向都指向了清潔能源,正如王顯政所言,“煤炭行業(yè)依靠數量、速度、粗放型的發(fā)展方式已經結束?!比欢诿耗堋熬G化”么?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華集團董事長張玉卓曾介紹,通過燃煤電廠升級改造,可以實現煤電污染物排放達到或優(yōu)于天然氣燃氣機組排放水平。此外,通過煤制油、煤制氣等現代煤化工,不僅能實現煤炭清潔高效低碳轉化,還能降低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存度。
煤炭行業(yè)能否脫困煥發(fā)新生機,由黑變綠,轉型成為關鍵。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fā)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提出建立政策引導與市場推動相結合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進機制,確定了七大工作重點以及相配套的保障措施,為近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明確了時間表。
記者從計劃書中看到,為提高煤炭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計劃2017年,低階煤分級提質關鍵技術取得突破;2020年,建成一批百萬噸級分級提質示范項目。同時,到2020年,原煤入選率達到80%以上;現役燃煤發(fā)電機組改造后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10克/千瓦時,電煤占煤炭消費比重提高到60%以上;現代煤化工產業(yè)化示范取得階段性成果,形成更加完整的自主技術和裝備體系;燃煤工業(yè)鍋爐平均運行效率比2013年提高8個百分點。
計劃之下,遠景美好,然而櫻桃好吃樹難栽,煤炭行業(yè)脫困轉型,實現高效清潔任重道遠,這一路奔波,煤炭行業(yè)自身還需換擋加速。王顯政對記者表示,煤炭工業(yè)發(fā)展必須推進結構調整,促進發(fā)展方式由數量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推動行業(yè)發(fā)展由生產、銷售原煤向銷售商品煤、潔凈煤轉變;促進煤炭產品由燃料向原料與燃料并重轉變,轉型升級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