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E鋁價周二跌至近六年新低,令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鋁冶煉國進一步承壓。而這背后的“殺手”之一,就是中國自己。
LME三個月期鋁周二收跌1.7%,報1666美元/噸。周三亞市盤中,倫鋁進一步下挫至1655美元/噸。鋁價已經較階段性高點回落20%,進入技術定義中的熊市。
鋁價下挫的原因錯綜復雜,中國供應過剩、大宗商品近期的拋售大潮是導致價格進一步走低的原因,希臘退歐也刺激了避險情緒重燃。美元走升,令投資者對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需求減少。
中國鋁產出占全球一半,且今年的出口量有望創(chuàng)下歷史最高記錄。這將進一步加劇全球性供應過剩。
中國經濟目前出現(xiàn)減速,并有可能創(chuàng)下1/4個世紀以來的最慢經濟增速。中國正在推進經濟轉型和改革,并向海外轉移產能,越來越多的加工過程在海外進行,令供應增加。此外,中國還在今年4月取消了部分鋁產品的出口關稅,進一步增加了產能過剩的憂慮。
法興預計,全球供應量將在今年超過需求80萬噸,過剩規(guī)模較去年暴增三倍。
渣打銀行預計,在中國以外的地區(qū),約有20%的冶煉商在當前價位是虧損的。
包括美國鋁業(yè)、俄羅斯聯(lián)合鋁業(yè)在內的其他國家生產商已經在去年削減了產能。麥格理稱,市場未來一年內仍需要削減100萬噸供應,如此規(guī)模相當于日本6個月的消費量。
花旗分析師David Wilson對彭博社表示:“鋁價在未來一段時間的表現(xiàn)將相當可怕,除非一些西方制造商減產。”
麥格理駐倫敦大宗商品負責人Colin Hamilton預計,隨著全球范圍內創(chuàng)紀錄的高庫存,鋁價可能在年底跌至每噸1500美元,返回2009年的水平。
事實上,價格跌回六年前水平的不只是倫鋁,還包括倫銅、倫鎳。三個月期銅一度重挫近6%,報5261.50美元,為2009年7月來最低,收盤報5339.5美元。期鎳盤中暴跌10%,為2010年5月來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并跌至2009年4月來最低的10440美元。倫鎳場外收跌7.51%,報10770美元。
期錫一度重挫近5%,報13605美元,收盤報13850美元。期鋅跌至2013年12月來最低的1925美元。期鋁場外收跌1.24%,報166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