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上期有色金屬指數上漲3.55%,成分商品集體上揚,銅、鋁、鋅、鉛分別上漲3.97%、1.21%、3.12%和3.12%。
人民幣貶值壓力釋放,市場匯價趨于平穩(wěn)。綜合市場反應和央行態(tài)度判斷,人民幣貶值是短期性的,而非趨勢性的?;久娣矫?,7月國內固定資產投資、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等宏觀經濟數據超預期下滑,打破了經濟度過寒冬的憧憬。在基本面并未得到明顯改善的情況下,有色金屬已在高位累計了大量風險。
國際方面,美國經濟穩(wěn)健復蘇,年內加息仍是大概率事件。加之,美國就業(yè)穩(wěn)定增長,薪資也不再停滯不前,表明美國經濟正在不斷改善,美聯儲年內開啟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的概率仍大。在美國經濟穩(wěn)健復蘇的背景下,有色金屬將長期承壓。
銅:人民幣累積的貶值壓力一次性釋放導致滬倫比重心大幅抬升,前期買倫拋滬的正套損失慘重。套利盤平倉、銅進口出現虧損以及人民幣后續(xù)貶值預期共同推升滬銅價格。但人民幣后期持續(xù)貶值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滬銅上漲動能或已耗盡,后市疲弱的基本面將重新主導價格走勢?,F貨市場方面,供應仍然充裕,下游消費未有明顯起色,短期內現貨貼水的局面難有改善。預計本周滬銅又將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 鋅:上周,滬鋅在15000元/噸附近存在基本面與技術面的雙重壓力。價格上漲使冶煉廠出貨意愿上升,而中間商接貨意愿不強,現貨升水也因此大幅縮窄。下游仍以按需采購為主,成交并不活躍。進口鋅自上周末起將陸續(xù)到貨,對現貨市場構成沖擊。預計本周鋅價將回落,考驗成本支撐。
鋁:滬鋁在基本金屬中表現仍然最弱,基本面的制約是主因。雖然滬鋁沖高至20日均線,但12000元/噸上方壓力明顯。持貨商在12000元/噸上方出貨意愿明顯增加,而下游采購情況仍然疲弱,導致現貨在一周內由平水轉為貼水40元/噸左右。同時冶煉廠減產有限,難以對供應造成大幅沖擊。本周鋁價走勢仍不樂觀。
鉛:若人民幣不出現持續(xù)貶值,滬倫比值回歸將對滬鉛造成壓力。近期,冶煉廠出貨及下游采購都有所增加,對價格形成支撐。另外,再生鉛退稅減少導致市場上帶票再生鉛價格走高,也對鉛價提供一定的支撐。預計本周鉛價將小幅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