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植物油2018年經歷低迷走勢,全球棕櫚油恢復性增長,疊加中國國內壓榨增加、國儲清庫而引發(fā)的累庫存,植物油價格回落至近2015年低位的水準。預期2019年整體會呈現筑底回升,緩抬重心的走勢。不過,因為供需并未有顯著的收緊,因此回升節(jié)奏和高度會可能受限,除非供應預期出現比較顯著的變化。
豆油在2018年國內外壓力均較大。國際市場來說,連續(xù)的大豆豐產,令壓榨原料整體充足,豆油缺乏供需上的短板預期。從區(qū)域供需分布來看,中美豆油供應增加,奠定偏弱基調。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持續(xù)升溫,國內反制措施采取對美進口大豆加征25%關稅,進口油料成本升高,粕類預期面臨更為緊缺局面,因對蛋白影響強于油脂。國內豆油在國內增加南美采購的貿易節(jié)奏變化反復波動,但充足的采購和因缺粕預期強化,壓榨利潤豐厚,油廠壓榨活動積極,令總體豆油庫存水平累積到歷史高位,同時也奠定國內植物油供應充足的總基調,同時疲弱的油成為榨利豐厚廠商的套保首選。而且市場預期的去庫存時點也出現顯著的時間后移,冬季美豆進口下滑的影響,可能會延遲至年末春節(jié)備貨期逐漸緩解,因此整體重心上移的預期落空也引發(fā)了年末豆油的弱勢。
不過進入2019年后,隨著國內壓榨活動調整,粕預期需求下滑,豆油的被動增產壓力也將弱化,整體壓力料將會出現顯著的緩解棕櫚油2018年處于年度的產量回升周期,奠定了2018年的植物油供應主基調。印尼馬來西亞棕櫚油增產,需求端面臨較多問題,一方面美國歐洲均對棕櫚油制生物柴油反傾銷,影響相應需求,生柴需求回升,但無法抵消增產的影響,另一方面豆棕油較窄價差對棕櫚油有替代影響,再有就是印度對棕櫚油連續(xù)提高的進口關稅門檻,令棕櫚油對印度的相對吸引力下滑,需求受到較大影響,引發(fā)棕櫚油累庫存,棕櫚油成為短板。進入2019年的棕櫚油可能會因厄爾尼諾氣候的形成逐漸受到產量增速放緩的影響,這將大大減輕全球植物油供應進一步的增量壓力。國內進口棕櫚油呈現恢復性增長,預期2019年也會繼續(xù)略有回升。疊加生產國的生柴摻混擴大,預期棕櫚油會逐漸扭轉頹勢。
2018年菜油臨儲拍賣基本結束,剩余量掛牌拍賣,國內產量連續(xù)下滑,進口菜籽和菜油顯著增加。而國內西北、西南剛需提振,外購需求較為強烈,國儲壓力消化完畢后,整體庫存會處于持續(xù)下行,相對偏緊的格局,植物油供需變化預期中依然最好,只是菜油的相對優(yōu)勢,在植物油供需壓力整體緩解的2019年可能會有更好的表現,因此油脂內相對偏強仍會較為顯著。逢低仍可多頭配置。